《冤家牌的勝負之爭》
2023-07-13 18:14:43 共 397 人瀏覽《冤家牌的勝負之爭》是一本暢銷小說,作者是陳忠實。小說通過描寫五個牌桌之間的爭斗,反映出臺灣社會的種種問題和祖業文化的消逝。本文將從四個方面對這本小說進行闡述,包括文化背景、人物形象、情節安排和社會現實,旨在深入探討小說的主題和內涵。
一、文化背景
1、歷史衍變
冤家牌是一款歷史悠久的臺灣民間游戲,起源于18世紀末清朝福建。冤家牌桌上的圖案和規則與官制有關,是社會的縮影。但隨著時代的變遷,冤家牌漸漸失去流行度,成為少數人玩的游戲。
2、文化認同
冤家牌不僅僅是一種游戲,更是一種文化。冤家牌桌上的規則、謙讓、尊重,反映了臺灣人慢慢形成了一種自己的生存文化,表現了臺灣人對家族、親情、情感的重視和追求。
3、文化沖突
在小說中,冤家牌的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的文化發生沖突。一方面,冤家牌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精髓,值得珍惜。另一方面,現代社會的變革和進步,使得一些人對這種傳統游戲抱以懷疑和反感。這種文化沖突也通過小說得以反映。
二、人物形象
1、劉宏達
劉宏達是小說中的主角,他是一個帶有文化沖突的人物形象。他在臺灣長大,讀書時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,因此他看待冤家牌的態度不同于其他人。他的獨特性格,讓他在賭博中屢次得勝,同時也讓他在愛情中遭到失敗和最終的離去。
2、王富貴
王富貴是小說中的另一個重要形象,他是個善于算計、算得精準的人物。他通過自己的能力和運氣,在賭博中獲得成功。但也因此,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與其他人不同,他在事業和感情上都曾失去過。
3、徐富國
徐富國是一個成功的商人,利用自己的財富和權勢,收買了一眾人,想要通過賭博來解決自己的問題。他代表了當時臺灣禍國殃民的貪婪和腐敗現象。
三、情節安排
1、賭局的設計
小說中安排了多個賭局,每次賭局的設計都有獨特之處。通過賭局的設置,作者描繪了競技賭博的緊張氛圍和懸疑感,加強了小說情節的吸引力。
2、愛情線索的處理
小說中提及了劉宏達與溫碧霞的感情,從一開始的相知相惜,到最后的離別。愛情線索貫穿整個小說,不僅起到情感化的作用,更加深了小說主題的內涵。
3、時間設置
小說的時間跨度較長,從1949年到1985年,涵蓋了臺灣歷史的多個重要時期。時間的變化是小說故事發展和人物成長的必要條件,同時也反映了臺灣社會的歷史變遷。
四、社會現實
1、家庭關系
小說中提到了多個家庭,通過對家庭的描寫,揭示出當時臺灣家庭存在的一些問題,例如父權社會、家族利益、家庭暴力和對某些家庭成員的不公平待遇等。
2、臺灣社會問題
小說中也提到了當時臺灣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,如政治腐敗、黑社會問題、不公平競爭、各種亂象等。作者通過小說,反映出了當時臺灣社會的混亂和無序。
3、人性的復雜性
從小說中的人物刻畫可以看出,人性是復雜多變的,有各種各樣的角色和特點。一些人表現出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推崇,而另一些人則對傳統文化充滿懷疑和反感。
五、總結
小說《冤家牌的勝負之爭》是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,通過對冤家牌的描寫,展示了臺灣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特點,同時也折射出了臺灣社會的許多問題和現狀。人性的復雜性和社會問題的多樣性在小說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。希望人們能夠對這部小說加以重視,從中學到更多的文化、歷史和社會知識。